赴港二次上市,曹国伟能再救微博吗?
2021-12-13
1646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昙花一现的产品很多,但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在陷入发展桎梏后再次崛起。微博却是一个特例。
作为一款横跨了 PC 到移动端两个时代的产品,微博有自己的烦恼。
12月8日,微博二次上市,但开盘即破发,市场认为,此番二次上市,微博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微博视频号的发展。只是不知道,押注视频号的曹国伟,能否再次拯救微博?
因为三救新浪于水火,曹国伟被封“救火队长”,让我们一起回顾曹国伟三次“救火”的惊人举措,看看能给企业家带来哪些启示?
自从1999加入新浪,曹国伟参与了无数关乎新浪命运的大事:2000年新浪成功上市,2003年新浪收购广州讯龙、2004年收购深圳网兴,2005年的毒丸计划,2009年微博的创立再到后来微博的“二次崛起”。曹国伟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带领新浪向前,他本人也完成了从注册会计师到职业经理人身份的转变。
有人说他是力图安稳的取巧者,也有人说他是大胆激进的推进者。
但无论是取巧还是推进,他都无可置疑是那个裹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争议里的“鲶鱼”,致力走在变革的最前端。
第一场火:毒丸计划保新浪
卓越民商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
2005年2月19日,盛大公司发表声明:截至2月10日,盛大与其控股股东已通过二级市场交易,购买了新浪公司总计19.5%的股份,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受益股权声明13-D文件。在文件中,盛大坦承购股的目的就是战略投资,意欲获得新浪董事会席位或影响董事会,其购并意图十分明显。
面对盛大对新浪股票突如其来的大肆收购,新浪不知所措。当时新浪的最大股东四通公司持有的股份也仅为4.96%。
但这件事在曹国伟看来,盛大可能与新浪内部人员达成了某种协议。外忧内患,新浪危矣。在盛大发布声明的三天后,曹国伟拿出了扼制盛大继续收购新浪股权的“毒丸计划”。该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否则,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增持公司股票。
这就意味着,“毒丸计划”一旦启动,盛大持有的新浪股权会被大大稀释。如果盛大想股权达到20%,就必须再付出之前收购股份花费2.3亿美元的一半。此举对盛大而言资金压力巨大。
“毒丸”计划一旦实施,将大大的增加盛大的收购成本。继续收购,可能会导致盛大现金流出现重大困难,引发自身财务风险。最终,盛大选择维持原有的19.5%的股份,放弃了对新浪股份的进一步收购。
“这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公司对另一个亚洲公司进行的意料之外的收购。无论对法律界还是投资银行界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事情。”
对曹国伟来说是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漂亮的一仗,对新浪来说,“毒丸计划”的成功实施,把新浪从即将易主的危机中拉了回来,同时也对那些想要吞下新浪这块肥肉的企业敲了警钟。
在这之后,新浪的股价也从低谷中逐渐回升,从23美元涨到了30美元。
第二场火:MBO收拢股权
卓越民商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
从1999年到2005年,短短的几年里,新浪经历了五任CEO。管理层的动荡,和新浪股权分散有很大关系,也是新浪一直以来的心病。
尤其是2001年,新浪创始人王志东最初持有的21%的股份,一再稀释,最后只有6%左右。最后竟然被董事会踢出局,彻彻底底的暴露了公司内部股权分散的风险。股权分散,内部人心就涣散,王被其他董事借故踢出局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面对此情此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曹国伟努力的寻求解决之道。终于,契机出现了。在2008年新浪和分众的合并案上,分众创始人江南春对曹国伟说:“如果公司还是独立运作,我想在分众增持更多的股份。”江的这句话触动了曹国伟,“也许换个角色会不一样”。
在江宣布增持分众传媒股票三天后,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用约1.8亿美元购入新浪约9.42%的股份,实现了管理层控股。至此,曹国伟及其所在的管理层成为新浪最大股东,牢牢把握住了公司的决策权。
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界首例MBO(管理层收购)。自此,曹国伟在新浪站稳了脚,新浪也在冷血的资本面前“站稳”了脚。
曹国伟说:“MBO本身不是个灵丹妙药,它只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我们有更大的控制力,更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第三场火:微博崛起
卓越民商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
“他不会规划在5年之后要做什么,但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如何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在变化多端的场景下,他有适者生存的能力。”
在合适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就是曹国伟。
2009年6月,在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第二会议室里,曹花了两个小时听取一款叫“朋友”的社交产品汇报。此前,这款产品已经由新浪的互动社区部研发了两年左右。
产品内测数据并不差,按理说下一步应该是公开推广。听完汇报后,曹国伟突然决定终结这款产品,理由是“两个小时没有听明白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
“对用户来说,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是非常简单的,需要满足一个清晰清楚的需求,这样的产品才会有很强的传播性。”曹国伟说。
如今担任微博CEO的王高飞曾说过,当时的他也认为“朋友”虽然达标了,却并不十分理想。但停掉一个已经接近完工的大项目,对新浪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作为公司的掌舵者,曹国伟的心里始终有一杆秤。他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保留了“朋友”其中的一个模块,交由产品团队精雕细琢。6个月后,一款名为“微博”的社交网络平台出现在公众视野。
“新浪微博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创新,比如支持多媒体发布,支持“评论+转发”机制,在移动端很早就进行布局,移动版和PC版是同时发布的。”曹国伟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微博确实火了,且在一年内就获得了一亿用户,一举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新浪微博的盛行,遭到了同行的“嫉妒”。一时间,网易、搜狐、腾讯三大门户网站都创立了微博,想借此分一杯羹。
当时,行业大佬、专家、明星,只要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人,都成了新浪和腾讯争夺的对象。为了说服名人转投腾讯微博,腾讯使用各种手段:
送当时最新的苹果手机,支付高额“创作费”,内向的马化腾甚至亲自上阵邀请自己熟悉的人成为腾讯微博用户。
QQ在社交上占据了行业老大的地位,但并不代表腾讯微博也能成功。同新浪微博相比,腾讯在时间上晚了8个月,失去了先机;同时其媒体属性也远不如新浪,如何炒作一个话题,让更多的用户接触到这个话题,再在此基础上再生产内容。这事新浪干了很多年,打起来很顺手。曹国伟在转投财务行业前,也曾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高材生,他称自己是“有着媒体情结的互联网公司CEO”。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腾讯最终黯然退场。而新浪的股价,由2009年8月的30美元,突破100美元。
曹国伟不仅创立了微博,还带领微博打破了四面楚歌的困境。时至今日,微博依然牢牢占据着中国互联网社交产品的第二把交椅。
好景不长,腾讯失之微博,得于微信。微信的横空出世,给微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微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寒冬期”,“微博将死”成了主流论调。
在最艰难的时刻,曹国伟再次绝地反击,大胆与阿里达成资本和业务上的战略合作。当时外界并不看好曹国伟的这一项决定,甚至担心微博可能会因此“丧失独立性”。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2013年、2014年分别给新浪微博带来4913万美元、1.07亿美元的收入,占微博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6%、32%,并帮助微博完成广告社交化、垂直运营领域细分化和网红经济化的转型,成为了名人八卦、重大事件、商业营销的传播渠道。微博一反颓势,成功在美上市。
如今,微博正在走下坡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国互联网大佬中唯一的美籍华裔,曹国伟能靠赴港二次上市再救微博吗?我们期待奇迹再次发生在曹国伟和陪伴我们二十多年的新浪身上。
他以制度立人,以市场立言,热情而冷静,缜密而坚毅,长于战略又精于战术。
从记者到财务,再到互联网公司的CEO,曹国伟每一次转身,都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路。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和网络广告平台,新浪毫无疑问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耀眼的企业之一,而新浪璀璨十年,也是曹国伟的璀璨十年。
如果你是:
想要突破发展壁垒,在区域、细分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想要提升领导力、寻求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创始人;
需要规划企业新发展方向的高层决策者;
决心打造精锐团队的项目负责人、核心高管;
想要接触到核心精英圈层,了解最前沿信息,拓宽视野、发现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妨加入中国民商、卓越智库发起并主办的“新时期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国际EMBA”项目。
END
“新时期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国际EMBA学位项目”是中国民商、卓越智库依托其在政界、学界和业界的重要社会影响力,发起并主办的精准面向民营企业家的高端培训项目。
项目聚焦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等领域,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设置,邀请官产学各界核心人士授课,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接触到核心精英圈层和最前沿信息、拓宽视野、发现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工程”将立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寻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企业家打开认知世界前沿、率先发现商机的窗口,服务我国民营企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民营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项目优势
1
“新时期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邀请政府官员、具有官方背景的知名学者、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授课,为学员讲授最前沿、最一线的政策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化学习,企业家可以真正了解社会发展方向和政策走势,实实在在获取企业经营发展的指导,发现新的商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2
依托中国民商重要社会影响力,对接企业发展战略和人脉提升需求,精准触达核心圈层,并持续跟踪互动。通过对企业的长期跟踪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或为行业、企业争取政策支持。
3
联合欧洲知名高校,为期满毕业、符合条件的学员颁发国际通用的欧洲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可用于申请报读国外高校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公司IPO估值提升、上市信息披露、移民加分等,为企业家提升学历、企业形象、满足相关领域对企业管理者学历要求等提供支撑。
4
为实现本工程目标,助力企业家领导力真正提升,参加“新时期企业家领导力提升工程”的企业家可根据授课内容及企业发展需要,携带公司1名高层管理人员旁听课程,实现企业家与企业管理层同频共振、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力,助力新时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